以前小時候
爺爺總是說「阿祖」很厲害
很會畫畫,很會寫詩,武功也很強
他尤其非常會畫老虎
而他的畫總是免費送人
爺爺說,他小時候曾看到他爸爸,用武功把一個發狂的人打飛出去
不過
聽著爺爺說曾祖父的故事
就好像是某人在說他的爸爸有多厲害有多厲害
好像也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情
但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寫曾祖父的研究與事蹟
從別人的研究中開始認識這位離我不久的老祖先
看到有人比我還更了解他
真覺得很妙,也很了不起
我反而還是透過這些資訊,才更認識我的祖先
不過,看完他許多的故事與介紹後
讓我覺得他最了不起的地方
倒不是他在詩詞、文學、繪畫上有多大的成就(雖然他真的還蠻厲害的)
而是他追求真理的態度
我想,這也是他為什麼會成功的原因了
在此分享一點他的介紹
http://county.nioerar.edu.tw/image/f0042327/00081.pdf
http://www.kccc.gov.tw/fun/edbooks/index-1.asp?m=99&m1=32&m2=143&id=12
輯錄「台灣國風」的鄭坤五
輯錄「台灣國風」的鄭坤五(1885–1959)逝
在《三六九小報》輯錄台灣山歌,題為「台灣國風」的九曲堂鄭坤五,生於 1885 年 7 月 16日,卒於 1959 年今日,享年七十有五。
鄭坤五,字友鶴,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,漳浦中學畢業。渡台後定居高雄大樹。他是書、棋、畫、藝、拳無所不能的「高人」,年輕時做過法院通譯,擔任過土地代書,36 歲即膺任第 1 屆大樹庄長。
1927 年,《台灣藝苑》創刊,鄭坤五出任編輯,這一本全部採用漢文的月刊計發行 23 期。《三六九小報》發刊,他也寫了不少稿,並寫了一篇以中國北伐為背景的小說,可是沒有刊完。
鄭坤五愛說笑,「不管說細(雅)的、粗(俗)的,都很動聽」。「有一回,我騎腳踏車摔倒了,額頭也碰腫了;負痛之時,靈感一來,仰向天公說:我被你弄倒,並無損失,而且增多一丸肉。你被我碰到的地方,郤凹下一個洞。」諸如此類的笑話,不過是其中之一;他也有恃才傲物的一面,有一次,牛稠埔有位日警向他求畫,而且是要一隻猛虎,想不到他畫的郤是「一條線吊著一枚古錢」,大家都難解其意,他說這就叫「吃錢虎」,氣煞那位日本警察。
1941 年,文壇發生「台灣詩人七大毛病的論爭」,以《風月報》(後改稱《南方》)為擂台,鄭坤五以「其實台灣詩人毛病,危險何嘗至是,先生之診斷,似有三分病,謗七分死之嫌。」對元園客(本名黃晁傳)提出反駁,他又說:「……況潮流澎湃,漢文失勢,漢詩現在已在壓迫、排斥寰境內,得托足於琴碁娛樂品之列,已屬萬幸,又要利用到治國平天下,夢想又太無程度。」他的率實、真樸可見。
「皇民化運動」密鑼緊鼓的時候,他出版《鯤島逸史》上、下兩冊,序文上說:「在使養成守己、守份之心,警戒任性暴躁之念,獎勵忠孝、杜絕奸狡,破除迷信,宣傳科學……廣引各地縣志,採錄故老口碑。」他的用心良苦可知。鄭坤五另有「活地獄」、「愛情的犧牲」等著作。
戰後,他以《鯤島逸史》送審,經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檢覈及格,於省立高雄中學擔任國文老師;一度在社區報紙《光復新報》擔任主筆,後任台灣合會高雄分行總務課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