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,終於停了。然而,空氣中帶點微濕,十幾度的溫度突然變得很有感覺。
一早踏上路,才走不到十分鐘,就被前方的紅色箭頭搞得不知該往哪裡走。原本應該指引方向的貝殼,卻與指往Lugo的指標相同(這…我一點也不想走回頭路),而貝殼指標旁也有一個柱子,上頭卻是用紅色箭頭指著另一個方向(←用來指引的是黃色箭頭,另外,藍色箭頭則是指回程路),我們立即就被這個難題難倒,站在叉路上,等其他朝聖者來解救。
沒多久後,一對老夫妻來了,他們想也不想,馬上朝紅色箭頭方向走去,我立即大問「Are you sure?」他們一付沒錯的樣子,快步地向前走去。同時間,旁邊剛好有一位帥哥騎士騎著腳踏車而來,看到我們停在路上,馬上停了下來,問我們有什麼問題(真有紳士風度啊)。我立即跟他解釋了我們遇到的狀況,他也認為應該要確認一下比較好,也覺得紅色箭頭並不是個信任的標誌。
於是乎,他開始拿出他的西文手冊,找到我們的所在位置之後,並對照書上描寫的內容,才知道原來我們遇到的是變形的貝殼,原本是朝著貝殼放射的方向前進,但這一區貝殼的方向卻是要反過來看才正確(我深深覺得這本朝聖者手冊真強)。他陪著我們走了一小段,確定看到黃色箭頭,他才騎車離開。
在走聖地牙哥之前,我找了許多國外網站的資訊,也看到不少旅行社推出的聖地牙哥行程,一般來說,旅行社的聖地牙哥行程是屬輕鬆走,讓想體驗走一下朝聖之路,卻又不想太累的人設計的。這一類大都是是從Sarria開始走最後100公里的路(這樣才能拿到證書),沿途有旅行社的人幫你把行李送到下一個庇護所,所以不用像我們背著重裝前進。
記得在走聖地牙哥的第一天,Antoine在路上跟我說:「以前的朝聖者都是從自裡的家裡出發,再從聖地牙哥走回自己的家裡。」而這,才是真正朝聖者的精神。因此,常也有人跟我開玩笑說:「你是從台灣走來這裡嗎?」不過我也發現,100公里與1000公里的朝聖者真的很不一樣,像Aotoine一樣背著重裝,甚至是背著帳蓬的朝聖者,往往都走上好幾百公里,最大的特點是,他們在與朝聖者碰面時,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,甚至聊起天來,但這一天碰到許多一群群的輕裝朝聖者,他們反而較冷漠,或許是因為他們什麼都計劃好了,在計劃中不用擔心什麼,這反而使他們生活在自己的計劃裡,心反而不容易打開。
前一天的32公里果然太操了,這天我們前度的速度比起前二天慢許多,不過,我們也比預期早一天扺達聖地牙哥,所以我們決定今天只要走20公里初頭就好,一看見達到目標,立刻就找庇護所休息。這天,我們第一次成為第一個扺達庇護所的朝聖者。